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



浙江农垦推进“双置换”改革的经验和体会

浙江农垦推进“双置换”改革的经验和体会

发布日期:2002-11-15 浏览次数:3734

近两三年来,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,我省一些农垦企业进 一步解放思想,转变观念,积极探索国有资本战略 性调整和深化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新路子,逐 步形成了以国有资产和企业职工身份"双置换"为核 心、各项配套改革同步推进的改革方式。+ 一、"双置换"改革方式的形成+ 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经历了放权让利、财务大包 干、兴办职工家庭农场、建立双层经营体制、实行 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等经营机制改革,农场 发展动力和经济实力得到增强,但长期以来农垦企 业经营者负盈不负亏的弊端无法解决。实践证明, 继续围绕放权让利搞改革的传统思路已行不通。党 的十四大以后,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 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客观需要,我们按照现代企业 制:“产权清晰、权责明确、政企分开、管理科学” 的要求,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,以盘活存量资 产,优化资本结构为重点,以建立起产权结构多元 化的公司制企业为目标,稳步推进农垦企业改革, 使其成为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、自我发展、自我约 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。通过实行产权制度 改革,改变了农垦经济单一公有资本的经济格局, 初步形成了多元化、混合型的新型经济组织,促进 了经济发展和效益的提高。+ 近几年,浙江乡镇企业具有内外部环境宽松,企业 改革彻底,经营机制灵活,没有人员和社会等负担 优势,经济发展很快,与之相比,农垦企业的改革 相对滞后,综合竞争力在下降。究其原因,我们认 为制约农垦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,主要有以下四 大障碍:一是财税体制不合理,既要同等税纳,又 要自费办社会,双重负担不堪重负,对引进非公有 制经济热情不高;二是管理体制不顺,农垦企业似 企似政,责、权、利不对等,该管的管不好,不该 管的必须管,既分散了主要精力,又增加了不必要 的矛盾和负担。三是社会历史包袱沉重,历年亏损 和债务不能消化,企业人员各种负担有增无减,企 业缺乏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和能力,农场自身无力 承担改革成本;四是经营机制不活,经营者积极性 难以调动,职工思想观念陈旧落后,缺乏必要的危 机感和责任感。
实践表明,农垦企业现行产权结构和经营管理体制 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,必须进行改 革,实现企业制度和管理体制创新,而对企业的国 有资产和职工身份实行"双置换",符合我们的实 际,是深化改革的最好选择。"双置换"的核心内容 包括:一是降低或完全退出企业国有资本,弱化和 消除国有资本运营损耗风险,强化经营性净资产的 产权置换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功能;二是盘 活存量资产,筹措改革资金,用经济补偿方法解除 传统体制下按所有制结构确定的职工劳动关系,实 现企业劳动力就业的市场化和职工养老、医疗和失 业等保障的社会化;三是政企分设,剥离企业办社 会职能,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,实现农垦管理体 制的创新。+ 二、操作要点+ (一)依据政策和企业实际,做好国有资本退出工 作。+ 1、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。首先,改制企业认真做好 现有资产的自行清查和核实工作,确定列入改制的 资产范围。场区道路、河道等特殊资产,经批准可 不列入评估范围。农用地土地资产一般不进行评 估,不计入资产评估结果。其次,确定改制基准 日,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, 工商企业占用的土地资产由土地管理部门评估,计 入评估结果。评估结果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生 效。第三,产权的界定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。+ 2、资产核销。对未弥补亏损、尚未处理的潜亏、亏 损挂帐、资产损失,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准, 原则上可冲减盈余公积金、资本公积金,不足部分 冲销资本金。省属企业改制,对企业的住房周转 金、应付福利费红字、应摊未摊、应提未提费用, 改制时按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摊销或补提,摊 销或补提费用按规定渠道列支。+ 3、资产提留。改制前欠缴的社保费、离退休人员养 老、医疗、抚恤等费用,按现行标准,可一次性从 企业公益金中予以弥补,不足部分可在净资产中提 足。改制前未参加养老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,以 改制前一年的实际支出水平和年龄延长计算到75周 岁。+ 4、非经营性资产剥离。承担社会职能的非经营性资 产,如子弟学校、邮电、医疗部门等,根据不同情 况转制或行政划转。原先为企业自身服务的非经营 性资产,如食堂、浴室等,进行动产拍卖、不动产 租赁,转为个体私营经济实体。职工居住的公有住 房资产可按当地有关政策卖给职工。+ 5、国有资产出售、转让和置换。国有资产的出售和 转让,必须坚持"依法、公开、公平、公正"的原 则,鼓励原企业经营者个人,或职工共同出资购买 企业净资产。出售和转让的资产可以是企业的整体 资产出售转让,也可以实行动产拍卖,不动产租赁 的形式,一般由具有从事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转让业 务的产权交易机构实行公开转让。公开转让可采用 招投标和拍卖等方式。出售和转让国有资产的企 业,职工在持股协会的股本是否转让,由协会按章 程的规定决定。协会股本的转让,经产权人同意可 按不低于股本的原值转让。已转制为股份制的企 业,出售和转让股本时要按照《公司法》及公司章 程的有关规定,按法定程序办理。
(二)职工身份置换和人员分流安置。
建立企业新型劳动关系是深化农垦企业改革的重要 内容之一。在改制中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,既尊 重历史,又面对现实,区别各类型人员不同情况, 合理落实政策,对职工进行身份置换,对人员分流 安置。分流力求做到有情操作,规范操作。改制企 业与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,同时办理解除原劳动 关系的手续,支付给职工一定的经济补偿金,原则 上以在职职工上一年平均工资额为标准,按一年一 个月工资额发给补偿金,将原来按所有制性质确定 的国家、集体企业的正式职工身份,转变为市场经 济体制下的劳动者,建立起企业自主用工、劳动者 自主择业、社会保障完善的新型劳动关系,职工身 份也将由"企业人"变为"社会人"。+ 在实际操作中,认真解决好三个问题。+ 第一,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必须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衔 接,必须化大力气解决好企业所有职工参加到社会 保障体系问题,全面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 合的养老保险办法,促进养老保险机制的形成,并 逐步推行和完善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。被终止或 解除劳动合同自谋职业的职工,由本人到社会保险 机构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。原有的社会保险缴费 年限(含视同缴费年限)予以保留,缴费年限累计 计算。+ 第二,多渠道筹集经济补偿金。一是企业的国有或 集体资产、国有或集体股权变现;二是出让企业土 地使用权;三是在系统内调剂解决;四是在当地政 府辖区范围内统一调剂解决;五是上述渠道筹资确 有困难的,由同级财政适当补贴。+ 第三,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。置换职工身份不是 目的而是手段,最终要实现职工利益保障与转制企 业发展"双赢"目标,在实际操作中,我们主要采取 了以下几种形式:一是作为政府制定资产转让优惠 政策,吸引转制企业业主安置原企业职工,与之重 新签订劳动合同,一般两年内不得无故辞退;二是 鼓励和支持转制企业职工自谋职业,包括涉及改制 企业管辖范围的土地、房屋等给予一定比例的土地 使用费、房租费减免,给予短时间的生活补助费以 及给予办理失业登记,领取失业救济金等;三是对 那些距法定退休年龄相差5至10年,身体状况较差, 文化素质较低,又没有专业技术的职工,通过向社 会保障机构一次性协议缴纳养老统筹金和大病统筹 费(简称"双缴"),保障职工生活,到法定退休年 龄办理手续,享受正式退休职工待遇;四是以农业 为主而土地资产又不能及时变现的农垦企业,多采 取土地一次分配、耕至退休、多费自理方式,用农 场土地长期使用权安置职工。+ (三)农垦管理体制创新。+ 浙江是个小垦区,多年来实行条块结合、以块为主 的管理体制。除萧山农场相对集中联片,其它多为 一县(市)1~2个农场,而农垦企业特别是一些大 的国有农场是个小社会,小而全,大而全,政企、 政事难以分开,严重束缚企业的健康发展,必须进 行彻底革新。农垦管理体制创新的核心思想是按照 政企分开原则,结合"双置换"改革,使农场区域各 项事业管理与原下属经济实体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 分轨运行,各行其事,各司其责,协调发展。当前 主要有四种类型:
第一种是传统农垦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完善型。许 多改制企业仍保留部分国有资产或只实行了"单置 换"(即国有资产置换而职工身份置换没有置换), 它们多采取精简场(厂)部机构和人员,因地制 宜,设立高效率的管理机构,压缩非生产性经费支 出,必须由农场管的管起来,该放的放下去,重大 事项交由职代会讨论通过,实行民主管理。+ 第二种是以萧山五个国有农场为代表的事业制管理 方式。农场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全部剥离,农场放 弃原来多级法人实体运作模式,场部基本不再从事 经营活动,享受事业单位待遇,由政府主管部门授 予监督、管理、协调、服务职能,并通过精简机 构,实行定编(18人)、定员(任命4名场领导,职 员公开选聘)、定岗(场长兼书记,一名副书记, 两名副场长,下设综合办、财经办、农业办、工业 办),真正成为精干高效、管理科学、协调服务的 管理服务机构。场区转制企业不再向农场上缴管理 费,合法经营,依法纳税,公平参与市场竞争,农 场场部着重抓好计划生育、土地管理、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、少量国有资本管理、招商引资、开发农业 和搞好各类社区服务和集镇建设,促进农场区域经 济发展。在财务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,财政部门 每年核定场部管理所需经费,农场各项收入款项上 交财政,上级主管部门统一下达建设项目和落实专 项经费。+ 第三种是以萧山红山农场为代表的社企分离管理方 式。这类农场一般都有两块牌子,实行两块牌子、 一套班子的管理方式,但功能定位上有所侧重。如 红山农场(集体所有制性质),它的另一个名称是 红山集团公司,农场主要履行场区社会化管理职 能,所需管理经费主要是从场区各企业收取;集团 公司主要是搞好农场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工作,通过 拍卖、股权转让等方式,退出和降低集体股权比 重,减少经营风险,变现资金用于高技术含量的产 品开发和转化投入,场区企业也可以向集团公司申 请融资服务。+ 第四种是为数众多的小农场采取由主管局托管方 式。这些农场往往只有几百亩土地,百十来人,也 不承担特殊社会功能,经营状况较差,企业严重老 化。改制后,农场历史债务全部处理好,国有资本 全部退出,在职职工身份全部置换和分流,离退休 人员带资一次性移交给当地社保部门,场办企业都 转为个体私营或组建新的股份制企业。国有农场只 剩下一块牌子和一些土地资产,农场主管部门还必 须代表国家履行管理农场的职能(已在改制中按规 定提留了相应资金),主要是聘任几名原农场工作 人员,协助做好农场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和农场住 户的社区管理工作。在发展方面,主要是协助做好 农场剩余土地的租赁管理,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条 件,搞好土地招商引资服务工作。+ 三、改革的初步成效和体会
(一)初步成效+ 截止2000年底,全省农垦企业通过股份制、股份合 作制、承包租赁、兼并破产等形式进行改革,累计 改制面达90.1%%。其中"双置换"改制面为45.7%%,置 换职工身份8528人,占相应职工总数的25.1%%。通 过"双置换"企业职工得到了实惠,离退休职工和职 工遗属的后顾之忧也得到彻底解决,那些在农场工 作了一辈子、现已临近退休的职工,其利益通过实 行"双缴"得到切实的保障,中青年职工的养老和医 疗统筹纳入了社会统筹,还获得了一定数量的经济 补偿金,可以用它入股新企业或用于个人创业,开 始新的工作和生活。同时,国有资本的退出为农场 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。1999年末,全 省农场有非国有经济单位617个,从业人员13993 人,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.61亿元,占全省农场国内 生产总值的55%,2000年该比重增加了1.6个百分 点。此外,改制也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,例如 萧山红垦农场自2000年6月底完成"双置换"改革试点 工作以来,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大力调整产业结 构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改制后引进7个项目,投资 额达1亿元,由1999年亏损856万元,变为盈利165万 元。通过较为彻底地改革,农垦企业管理体制理顺 了,存量资产盘活了,人员和社会负担减轻了,资 产质量和效益提高了,职工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增强 了,企业经营机制激活了,发展速度加快了,基本 实现了企业增效、职工增收、经营者增利、政府增 税的多赢目标。+ 农垦企业改制以后,新的生产关系能否适应并促进 农场生产力发展的要求,经济能否保持快速发展的 势头,原先的示范和样板作用能否发挥好,能否继 续代表农村经济先进生产力,成为衡量农垦改革成 功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。我省农垦改革与发展工作 始终围绕建设四个基地、发挥三大作用的目标,按 照国有资本有进有退,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,通 过"双置换"等方式改革,淘汰一大批微、亏、弱及 已经失去先进性的小农场,同时也用充满活力的新 机制改造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农垦企业,使 它们成为发展农垦经济,辐射农村、示范农业、致 富农民作用的主力军。这些改制企业充分利用农场 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灵活的经营机制,全身心地融入 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洪流,并努力成为能发 挥示范和样板作用的明星企业。一部分企业通过抓 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,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和精品 农业,加快种子种苗工程建设,为全省农业和农村 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优质原良种。目前平均每年生 产稻麦原良种近万吨,建有国家级、省级良种畜禽 基地6个,具有优良品种的种猪和各类蚕种已辐射到 了全省乃至全国大多数地区;另一部分企业通过不 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,带动农民一同致富。 去年全系统7个重点农业龙头企业,年销售额达5.66 亿元,出口创汇4636万美元,创利税4138万元,带 动农户88152户,基地面积达39.5万亩;还有一部分 企业通过改善基础条件,吸引政府农业高科技示范 园区建设项目以及社会企业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 基地落户农场,并参与项目建设,努力成为农业高 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孵化器。目前建有1个国家 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,2个省级农业高科技示 范园区,9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,10余个市 (县)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。+ (二)几点体会 农场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,事关各利益 主体的既得利益的再调整,是一场革命,要搞好改 革必须坚持五项原则,即坚持整体推进,合力攻坚 原则;坚持尊重历史,一场一策,实事求是原则; 坚持激活机制原则,实现资产和劳动力重组;坚持 转换劳动关系原则,依法办事,友情操作,带资分 流;坚持发展原则,处理好改革、发展和稳定关 系。改革中还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。+ 1、必须营造一种浓厚的改革氛围,这是改革的重要 前提之一。企业改革,事关职工的切身利益,是一 场攻坚战,没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,改革 要成功是难的。改革中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 境,形成一种改革氛围和改革气势,这样才能促进 改革的顺利进行。+ 2、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。当前的改革实际上就是 企业制度的创新,要破除旧观念,有许多问题和困 难要解决,有些职工一时不理解,特别是一些经营 比较好的企业,有的认为企业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改 革,有的总希望分流资金越多越好,有的还留恋于 原来的国有企业,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观念,尤其 是要改变国有企业的性质和身份,职工在思想上总 是接受不了。这些思想障碍在改革中必须要化大力 气,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以解决,促进广大职 工转变观念。+ 3、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,因企制宜。农垦企业是在 传统经济体制下形成的,大而全,小而全,自成系 统,相对封闭。农垦企业特殊性、复杂性和差异 性,不可能通过搞几种改革模式,就能包治百 病,"双置换"改革方式也不例外。实施"双置换"也 是有前提条件的,诸如地方政府改革政策是否配 套,改革成本是否能承受,职工合法权益能否保障 等。
4、必须争取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支 持。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,涉及到方方面 面,许多事情并非由农垦自身说了算的,需要政府 领导的高度重视,专门研究农垦企业改革问题,出 台必要的配套政策,最好能成立相应领导机构,组 织劳动、体改、国资、税务、土管、城建、工商等 部门的共同参与,分工协作,相互配合,合力攻 坚。
5、必须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。农垦企业主管部门 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领导,广泛动员,周密部署,制 定时间表,派驻工作组,帮助企业开展改制工作, 对改制中碰到的问题,及时进行研究和处理,做好 服务协调工作,确保企业改革成功。+ 浙江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+

关注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官方微信平台

二维码
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